close

鴛鴦羊,一次滿足兩種喜好。

秘制羊肉煲選用的是祖傳“天鮮汁”。

啫醬和煲仔醬是羊肉煲的靈魂。

文、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

天氣驟寒,尤其早晚溫差較大,厚衣都已經重出江湖瞭。這時節,令人忍不住惦記起羊肉之香來。禦寒功效一流的羊肉,可燜可炒可做湯羹。一口羊肉下肚,仿佛將整份溫暖抱在懷中,寒冷也愈離愈遠瞭。

精瘦羊今年更“走紅”

這些年,精瘦的羊肉仿佛更受食客歡迎。於是,越來越多的食肆選用瞭身材健美的草羊。它們沒有一身贅肉,不似綿羊那般肥膩;長期的運動讓它們保持矯健的英姿,生長出來的肉都是實在的。

每年一到秋冬季,惠食佳就會有羊肉煲可食。那羊肉特別選用從上海崇明島空運回來的。這是經過精挑細選的,“因它不那麼騷,皮質既厚且嫩。一般的羊大約有40斤,我們特別挑選20多斤的,個頭小一些,更嫩一些,偏老的反而不要。”總廚發哥告訴記者。

新派粵菜餐廳“那未大叔是大廚”主廚李師傅在選擇羊肉上,甚至細致到公羊母羊之分。他們隻選擇母羊,“母羊相對要瘦一些,不至於太膩,並且不會太騷。”

在老牌羊肉主題專門店新興飯店裡, 每年主理人要花一番心思,研究新的羊肴吃法。今年,他們就開發“鴛鴦羊”這個新吃法。這“鴛鴦羊”,用的也是黑山羊。主理人Crystal說,黑山羊的運動量較足,肉質富有口感,瘦肉成分更多。內蒙古綿羊肉質相對疏松一些。不同於北方吃羊肉不帶皮的吃法,廣州人更喜歡帶皮的羊肉,並且要肥瘦相間。

“靈魂”醬汁勾人魂魄

燜制是羊肉常見的烹調方法。據發哥介紹,惠食佳的羊肉煲做法從1992年延續至今,有其自身魅力。除瞭選羊上的講究,醬汁更是“靈魂”,“我們的醬汁是啫醬和煲仔醬二者結合做出來的,羊肉的風味正是吸收瞭醬汁而來。”發哥說,羊肉燒過皮之後,飛水,反復兩次後,用薑蔥水浸熟後吊幹,後切成一塊一塊,與醬一同燜制。然後在醬中加薑和羊湯,以及高粱酒來煲羊肉,最後收幹水分,羊肉足夠軟熟且完全吸收瞭醬料風味。跟隨羊肉煲上臺的有羊醬、蒜蓉辣椒醬、蜜糖甜醬。“為什麼有蜜糖甜醬?是為瞭中和一下羊肉的熱。”另外,還可以加入一些檸檬絲以增香。當羊肉煲吃完之時,還可以來一份西洋菜,解解膩。

“那未大叔是大廚”中羊肉煲的風格更儒雅一些。李師傅用精瘦的羊肉來燜制,1個例牌用瞭1斤2兩的生羊肉,加上當季的雲南慈姑、板栗、冬菇和老薑一起以慢火燜,相對而言,其醬汁更濃稠一些。

“鴛鴦羊”一羊兩味皆大歡喜

吃羊肉的季節到瞭,前進路上的新興飯店便門庭若市,食客們都沖著他們傢的羊肉而來。這傢老店如今已傳到瞭第四代人,在做羊肉這件事上,他們一直是最走心的,烹羊秘方以及烹羊技藝從未停歇過。

年輕的主理人Crystal告訴記者,“鴛鴦羊”的靈感源自於冬天的“鴛鴦火鍋”。鴛鴦火鍋一邊是熱火朝天的辣,一邊是清心寡欲的雅,兩種呈對比式的風味融匯於一鍋中。“鴛鴦羊”同理,一邊是傳統的秘制羊肉煲,另一邊是清湯羊,二者形成一濃一清的鮮明對比口味。“有時一傢人來吃飯,老公要吃濃鬱的醬香味,老婆卻要吃清淡的羊湯”,眾口難調。“鴛鴦羊”恰好能解決這個世紀難題,這兩款都是受歡迎度極高的單品,這個組合恰能滿足兩種主要需求。清湯羊的湯底是用加瞭當歸、黨參、枸杞、紅棗和羊骨來熬制而成的。品清湯羊時,先飲一口湯,再吃羊肉。

秘制羊肉煲特點在於醬香味濃鬱,其湯底是用Crystal的太爺留下來的天鮮湯秘方來熬制,所謂“天鮮”指魚羊之鮮。魚所用的是生魚骨,羊則是羊骨,二者煎香過以後,再加紅蘿卜、馬蹄與藥材熬制,最終出得來奶白色的濃湯。秘制羊肉煲可以分別選擇羊肉、羊腩、羊腩排和羊頸4個部位,這4個煲各有風味,隨君所好。每一件都切得足夠厚,才能鎖住肉汁。
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瞭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
來源: 廣州日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艾斯 的頭像
    艾斯

    美食報報

    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