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們,認真問你們一個問題:
我最近隔三差五地教你們做面包,你們看膩瞭嗎?
嗐,怪就怪一入面包深似海,這裡頭有太多我想挖掘的寶藏瞭。
比如今天要教你們的,又是我最近挖到的心頭好——
大鼓面包
瞧它這圓滾滾的模樣,哈哈,像不像個鼓呢!
因為長得像,我這剛做好端出來,工作室的小朋友個個都忍不住要拍它。
自打我元旦在杭州第一次吃到它,就被那柔軟糯嘰嘰的口感勾去瞭魂。
因為太饞這一口,回來廣州後,我心心念念要把它學會!
前後改良瞭多次面團和餡料,才調配出合適的方子,今天終於可以拍拍胸脯,大膽拿來教大傢啦~
想要吃到軟到心窩的大鼓面包,最重要的,是準備好燙面。
燙面的過程,猶如幹柴遇上瞭烈火——
高粉與滾燙的沸水交融,攪至起筋,再經過冷藏迅速降溫,一份合格的燙面面團,就這樣輕松完成啦。
面團有瞭燙面的加入,不僅吸水性更強,而且還能延緩老化,這樣烤出來的面包胚,是出乎意料的柔軟。
牙齒輕壓,像邁入一片蓬松的麥田,被叢叢麥芽輕撫過臉,帶來讓人欲罷不能的滋味。
搞定瞭面團,餡,更是點睛之筆。
這次我準備瞭紫米和紅豆兩款軟糯的內餡來做搭配。
紫米,平時我沒少拿它來做甜品,這次拿它做內餡,口感同樣驚喜!
它軟糯的米香,配上綿軟的面包胚,剛一咬開,滿口都陷入清新的谷物香氣中。
考慮到很多人都想吃得更健康,我還特意做成減糖版本,吃起來更無負擔。
紅豆餡,最常規百搭,也是我百吃不膩的餡料!
沙沙的,綿綿的,從入口一刻,香甜的滋味就一路蔓延至喉腔,太喜歡瞭~
你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,衍生出更多豐富的餡料,芋泥、番薯、紫薯、南瓜......五花八門,各有各的精彩。
一次做齊幾款,就能嘗到不一樣的風味,拿來當早餐是再合適不過的瞭~
PS:此方子可做8個包
制作燙種
1、取一容器倒入高筋面粉和沸開水,攪至無幹粉起勁的狀態,用保鮮膜貼面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備用
蒸制紫米餡
2、紫米多次沖洗幹凈後加入清水浸泡2小時,連著泡米水一起倒入煮飯鍋中煮熟
趁熱倒入煉乳、細砂糖和黃油攪勻放一旁晾涼備用
制作紅豆餡
3、將淡奶油倒入紅豆粒中,用搟面杖按勻即可
制作主面團
4、面團材料中,除黃油以外所有材料,用廚師機低速攪拌成團,調整幹濕度,轉高速至粗膜狀態(大概12分鐘)
加入黃油,低速混合至黃油吸收,轉高速揉出薄而有彈性的手套膜(大概5分鐘)
ps:這款面團加瞭燙種,手感會比較粘,整形時沾上適量的手粉防粘。
基礎發酵
5、面團起缸收圓(面團起缸溫度在26-28℃為最佳),蓋上保鮮膜放在28℃,濕度75%環境,發至2~2.5倍大,手粘粉戳面團不回縮不塌陷即可
整形
6、醒發好的面團,平均切成8等份,光滑面朝上,用手輕輕按開(註意中間留厚一點,不然容易爆餡料)
拍掉小氣泡,翻面,包入40克紫米餡輕輕收圓捏緊底部,收口朝下放入模具中稍稍壓扁
最終發酵及烘烤
7、進行最終發酵(二發溫度不要超過38℃),發酵至模具八分滿後蘸取少量芝麻裝飾壓上爐紙和烤盤
放入提前預熱好的烤箱中上火190℃,下火160℃,16分鐘左右。出爐後脫模放涼即可享用(時間根據自已的烤箱來調整)
我用的是8*4cm的不粘模具,如果用的不是不粘模具,需要把模具進行防粘處理,切一塊黃油塗抹模具內側,然後再撒一層薄薄的面粉即可。
我還挺享受學習面包的過程的,因為投入,讓自己能心無旁騖地做好這件事。
一直以來,我都覺得,做甜品是人和物的交流。
你付出多少努力,就會有多少反饋。所以不用害怕和面包的交流,“來往”多瞭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成果等著你!
希望今天這道大鼓面包,大傢能喜歡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