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實生活中,有些人不喜歡做菜,其實也不是懶,有時候即使再自己努力,做出來的菜也無法下口,自己都不願意吃,於是感覺自己沒有做菜的天賦,索性就放棄瞭。
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做菜這個事兒,本身並不是太復雜,但是要知道其中的原理,特別是最基礎的幾個原理,掌握原理瞭,就能找到對應的方法,最起菜來才能舉一反三、輕車熟路。
最實用的10個烹飪技巧,學會瞭,新手也能秒變大廚,值得收藏!
一,鹽的重要性
這一點很重要,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。鹽號稱“百味之王”,別管什麼菜,刀工再好,火候再好,調味料再齊全,如果鹽放少瞭,對不起,這道菜就徹底失敗瞭。我經常去朋友的鹵肉店裡幫忙,做鹵肉的人都知道,香料隻是輔助,鹽味反而是最重要的。
可以這樣來形容,如果這道菜沒有鹽味,其他的香味、鮮味基本上是吃不出來的,這就是鹽的重要性。很多廚師做菜,為什麼做瞭幾十年瞭,出鍋前還要嘗一下?說白瞭就怕鹽味不夠,足見鹽味有多重要。
二,熱鍋涼油,要明白其中的原理
很多人討厭做菜,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炒菜時容易糊鍋,主要還是沒學會“熱鍋涼油”這個技巧。幹鍋燒熱,微微冒青煙的時候,一勺油潑下去,炒菜基本上就不粘鍋瞭,這就是“熱鍋涼油”。
什麼原理呢?鍋底已經被燒得很熱瞭,油潑進去,鍋底因為高溫的原因,會瞬間產生一層油膜,而這個油膜會漂浮在鍋底(沒錯,就是一種漂浮的狀態),相當於在鍋底與食材之間形成瞭一種隔層,就是因為這個隔層的存在,食材才不容易粘鍋。
為什麼我們買的不粘鍋炒菜不糊鍋,因為不粘鍋底部刷瞭一層塗層,作用和這個油膜是一樣一樣的,這樣解釋,應該很好理解瞭吧?知道這個技巧瞭,還要啥不粘鍋瞭?
三,醬油的重要性
醬油中含有“氨基酸態氮”,這是一種鮮味物質,在“前味精時代”,沒有什麼其他的增鮮調味料,給菜提鮮,主要就是靠醬油。
有一點需要知道,很多其他類似於醬油的調味料,比如說蠔油、味極鮮、蒸魚豉油等等等等,你可以仔細看下配料表,裡面的成份都含有“釀造醬油”、“谷氨酸鈉”,說白瞭,這些調味料都是用醬油和味精合成的。
所以說呢,廚房用提鮮調味料,一瓶好醬油就足夠瞭。醬油中的“氨基酸態氮”是大豆自然發酵出來的鮮味物質,含量越高越鮮,最好是≥0.8g/100ml,配料表上都寫著呢,大傢可以仔細看下,越高越好。
四,醋的正確用法
很多人以為醋就是用來增加酸味的,錯瞭,醋確實能增加酸味,但是同樣能出醋香味,所以做菜時最好兩次放醋:第一次,做菜途中,趁著鍋熱,沿著鍋壁把醋淋下去,激發出醋香味;第二次,菜做好瞭,起鍋前加點醋,增加酸味,所以也叫“起鍋醋”。
醋一般分為四種:白醋,香醋,米醋,陳醋。白醋顏色透明,適合調涼菜,香醋的醋香味比較濃,陳醋有酸味、也有香味,但是顏色發黑,有些菜就不適合用。最後說米醋,米醋是“萬能醋”,香味、酸味都有,關鍵是顏色淡,適合大多數菜,飯店裡基本上用的都是米醋。
五,胡椒粉的重要性
很多人認為胡椒粉是去腥的,錯,胡椒粉的作用是增鮮,煎炒烹炸中都能用到它。關於胡椒粉的相關知識,以及買什麼樣的又便宜又實惠,我以前專門介紹過,我建議大傢去翻看一下。
有一點不得不提,做湯菜,基本上是離不開白胡椒粉的,比如做一碗西紅柿雞蛋湯,哪怕你的廚藝再差,出鍋時撒點白胡椒粉,立馬就能做出飯店的味道。白胡椒粉對於湯菜來說,實在是太重要瞭,大傢一定要知道。
六,豬油的妙用
所謂“素菜葷炒”,什麼意思?清炒素菜的時候,放點豬油,那個味道實在是太鮮香瞭。有些人不明白,為什麼飯店炒的素菜那麼好吃?其實他們都是用豬油炒的。
另外,下面條,下餛飩,燒湯,出鍋時加點豬油,撒點香菜,就像女人出門前噴點香水,那個味道,會明顯上一個檔次。
七,要學會勾芡和收汁
這個技巧,大傢一定要學會,原因是什麼呢?炒菜或者是燉菜,最怕的就是“清湯寡水”,就是說炒菜的湯汁太多,調味料掛不到食材上面,或者湯菜全是清湯,沒有一點厚重的口感。
那該怎麼做呢?那就是炒菜要出鍋時,盡量開大火收汁,讓湯汁包裹住食材;燉菜、湯菜在快出鍋時,用水淀粉稍微勾芡一下,讓湯汁變得更濃稠。這個技巧,對於新手來說,非常實用,誰用誰知道。
八,要學會給肉絲、肉片上漿
新手炒肉絲、炒肉片,最為苦惱的就是炒出來的肉絲、肉片口感發柴,咬不動,形同嚼蠟,原因其實也很簡單,肉遇高溫瞬間縮水,就成這個樣子瞭。
如何避免,那就是給肉“打水”、“上漿”:往切好的肉絲、肉片裡打點水,攪拌均勻,然後再加點食用油,攪拌一下,最後裹上一層水淀粉,因為有瞭水和油的滋潤,外面還有水淀粉的保護,炒出來的肉絲、肉片會滑嫩無比,大傢試試就知道瞭,太實用瞭。
九,要學會如何配菜
飯店裡對廚師的刀工有什麼要求?那就是切出來的菜要好看,而切菜有個口訣,那就是“絲配絲,塊配塊,丁配丁”,什麼意思?土豆絲炒肉,肉一定要切成絲;土豆燉肉,肉如果切塊,土豆一定也要切成塊;芹菜炒肉丁,芹菜也要切成丁。
遵循這個配菜原則,首先是夾菜的時候很順手,另外受熱均勻,菜的味道會更好,關鍵是外形好看啊,這樣配菜,端上來的菜,第一眼就會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。大傢以後切菜,照著這個口訣來就行。
十,給肉類食材去腥的根本辦法
關於這一塊,我之前專門介紹過,大傢可以去仔細看看,可以加深理解,這裡就簡單說一下吧。給肉類食材去腥,什麼料酒啊、醋啊、胡椒粉啊、香料啊,等等等等,都起不到根本作用。
腥味來源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皮上的汗腺,一個是肉裡的血水,根本的去腥方法:1,用火把豬皮、雞皮、鴨皮燒一下;2,把肉放在清水裡浸泡,時間越長越好,血水泡幹凈瞭,肉就沒腥味瞭。
這裡著重說一下一個常見的、錯誤的做法,如果肉不在清水裡浸泡,而是直接放鍋裡焯水,那這就是一個最愚蠢的做法,血水還沒泡出來,就放鍋裡煮,大傢想想後果會怎樣?對啊,血水都凝固在裡面瞭,別說去腥瞭,腥味反而會更重。
最後的總結
上面說瞭這麼多,總結瞭10個烹飪技巧,順便解釋瞭一下其中的原理,對於廚房小白來說,這些已經足夠瞭,這都是最實用的技巧。掌握瞭這些原理和技巧,下一步再慢慢積累經驗,早晚有一天,你也會成為別人心目中,最靚的那個大廚。
留言列表